9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沈学年出生、《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新中国北京火车站建成)
来源:网络综合 责任编辑:叶萍 时间:2023-09-14 08:36:16
在107年前的今天,1906年9月14日(农历七月廿六),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沈学年出生。
沈学年(1906.9.14—2002),字宗易,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耕作学创始人之一。他是最早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艺学系的早期创建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高等农业教育和作物科研事业,为作物育种和建立发展我国耕作学领域做出了贡献。
1906年9月14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肖东乡沈湾村的一个耕读世家。祖父、伯父、父亲均以教书为业,兼事农耕。1922年7月,考入南京江苏第一农业学校。1926年毕业后升入南京东南大学农科,1928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0年毕业后任浙江省稻麦改进所技士及浙江上虞五夫稻麦育种场技士兼主任。1932年到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33年受聘于金陵大学任讲师。1934年7月,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获硕士学位。1935年10月回国,即应聘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农艺组技师兼副教授。1940-1945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同时还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1946—1989年 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教授。曾任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第六届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委第一至四届委员。1989年退休。2002年3月4日病逝于杭州。
在146年前的今天,1867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七),《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7年9月14日,经过马克思反复修改定稿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人类社会思想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利益出发,为了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横眉冷对阶级敌人施加的疯狂政治迫害和一些流亡者败类散布的卑鄙的人身攻击,不顾个人和家庭的贫病交迫,夜以继日地从事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在1857年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这项工作非常必要,它可以使公众认清事物的实质。”
《资本论》第一卷从分析商品入手,论述了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867年8月16日,当马克思看完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最末一张校样后,怀着无比喜悦和非常激动的心情写信给恩格斯说:“这一卷就完成了。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经过恩格斯认真研究和精心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临终前委托考茨基整理剩余价值学史,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出版。但考茨基违背恩格斯的遗嘱,把它当作独立著作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现在仍把它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资本论》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1960年9月14日(农历七月廿四),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
海上石油开采成本不小,但与石油创造的巨大价值相比就算不了什么
有欲望就会有战争。富国有掠夺石油的欲望,而穷国有靠石油致富的欲望。穷国们最终发现如果再这样贱卖自己的石油资源, 早晚要去喝西北风。于是他们决定把石油开采权和定价权夺回来,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石油战终于在本世纪60年代爆发。
团结就是力量。穷国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联台组织,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式成立。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国利益”,并 按此宗旨提高了石油输出价格和税收。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7 0%以上的石油储藏量和当时50%的产量,所以立马掀起了国际油 品市场的轩然大波。这宣告了富国依靠廉价能源发展经济的基础 不复存在,宣告了战后资本主义增长的“黄金时代”的终结。
此后,终于在1973年爆发了第一次全球能源危机。当时国际 市场的油价提高了3-4倍,西方养尊处优的中产阶级不得不放弃小轿车改乘公共汽车或以自行车代步。
石油带来纷争。二战后诸多国际间的局部战争大部因争夺资 源引起,而石油是其中最热门的资源。它导致几乎所有伊斯兰教的产油国与西方发生冲突和对抗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宗教或民族矛盾。
1959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二),新中国北京火车站建成。
北京站是全国铁路客运重要枢纽,在1996年北京西站开通以前其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京包、京沪、京山等几大干线把我国辽阔的疆域与首都连结成紧密的整体。北京站发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苏联莫斯科、朝鲜平壤、蒙古乌兰巴托等邻邦国家首都。
北京站不仅是首都和人民铁路的重要窗口,而且是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重要窗口,也是连接首都人民与全国人民、中国人民与 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首都车站及搞好北京站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1959年9月13日到14日,新站建成之始,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和中央其它领导同志,曾先后到站视察,并做了重要指示。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北京站”三个大字。车站根据周总理指示将这三个立体大字放置车站正面中央正上方。
至1959年9月25日,中央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各国驻华使团 、专家、国内各民主人士、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工 人、学生、干部、市民等共计38448人,先后到站参观。其中副 部长以上中央领导同志159人、元帅9人、将军16人、民主人士6 8人,政协委员1300人,各国使节、外国及专家共622人。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5月10日——历史上的今天(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馆在德国慕尼黑建成启
- ·5月9日——历史上的今天(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国
- ·5月8日——历史上的今天(“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诞辰、法国艺
- ·5月7日——历史上的今天(奠边府战役胜利、美国总统福特宣布停止支
- ·5月6日——历史上的今天(南京国民政府谋求与在华北停战、汪精卫通
- ·5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中日签订《淞
- ·5月4日——历史上的今天(清朝康熙皇帝在景仁宫中诞生、“五·四”
- ·5月1日——历史上的今天(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第一次全国
- ·4月30日——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李鸿
- ·4月29日——历史上的今天(英国特遣部队向土耳其投降、日本侵华军
- ·4月28日——历史上的今天(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李大钊就义、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