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历史上的今天(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申办奥运代表团启程、天文学家发现池谷·关慧星、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北京病逝)
来源:网络综合 责任编辑:叶萍 时间:2023-09-16 08:27:32
2002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十),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举行。
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2002年9月16日,首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
江泽民说,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各国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讨论水稻的研发、推广、生产、贸易、管理和国际合作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说,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随着人口的增长,世界粮食需求将继续显著增加,而耕地、淡水等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却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在相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口仍有7.9亿。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国政府和各界有识之士加强合作,共商解决之计。
他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国际社会应该珍视科技进步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努力推进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达国家要深刻认识日益拉大的南北贫富差距对全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江泽民主席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安全作出的贡献。
他说,中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少、人均资源不足是基本国情。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们要下大气力继续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他指出,中国与国际水稻科技界几十年来富有成果的交流和合作证明:不同文化传统、经济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科技交流和合作,对合作各方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利。我们主张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积极进行国际合作,鼓励中国科技人员与各国科学家加强合作研究,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主持了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出席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际水稻研究所理事会主席坎巴女士等1200名中外科学家及代表。
这次为期5天的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主办。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影响、繁荣”,目的是促进亚洲和国际社会进一步重视水稻生产,提高亿万穷人的生活水平并推动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各国的科学家开展水稻的科技交流和合作提供平台与机会。
1993年9月16日 (农历八月初一),北京申办奥运代表团启程。
1993年9月16日,为争办2000年第27届夏季奥运会,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名誉团长、北京奥申委主席陈希同为团长的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摩纳哥。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将于9月2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投票决定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临行前,李岚清在机场候机室发表讲话说,他此次受中国政府委托到蒙特卡洛,将向国际奥委会重申中国政府对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毫无保留的、坚决和充分的支持,同时也将转达11.7亿中国人民对2000年奥运会的盼望心情。
他说:“如果北京获得举办2000奥运会这一荣誉,不仅有利于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进步,而且必将有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推广和发扬,有利于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中国对世界的了解。这对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合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李岚清重申,如果北京获得主办权,中国政府将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保证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陈希同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运动会的会歌是《五星邀五环》。此次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赴摩纳哥,代表团全体成员将努力工作,争取把“五环”邀请到北京来。
代表团顾问、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也表达了盼望2000年奥运圣火在北京点燃的心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团党中央和国务院前往机场为代表团送行。前往送行的还有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北京市和北京奥申委的领导人和有关人员。
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由近200人组成。
1965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廿一),天文学家发现池谷·关慧星。
池谷·关彗星 (C/1965 S1) 是一颗由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薰和关勉于1965年9月18日发现的非周期彗星,于10月21日过近日点(与太阳表面距离约45万公里)并预料其光度会大增。
池谷·关慧星是本世纪最为著名的掠日彗星,1965年9月18日由日本天文学家池谷薰和关勉发现。掠日彗星指近日距离非常小的彗星,它们简直就是从太阳高层大气中掠过。已发现的掠日彗星约十颗,都有近似的轨道。德国天文学家克罗伊茨认为它们原是一颗巨大彗星,接近太阳时分裂,形成若干颗,故称为掠日彗星群或克罗伊茨彗星群。池谷-关彗星发现时亮度仅为8等,被当做普通彗星,但轨道计算表明它是克罗伊茨彗星群成员,立刻引起巨大关注。10月21日过近地点,从距太阳中心45万千米的太阳表面掠过,日本乘鞍日冕观测所成功拍摄到这一惊心动魄的景象。近日点过后,从微小的彗头中长出细长而缓缓弯曲的彗尾,长达30度,出现于黎明前的东南方天空,总亮度达到3等左右,很多天文爱好者得以一睹它的芳容。该彗星是凭借在太阳附近这一条件成为大彗星的。
1957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廿三),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北京病逝。
1957年9月16日,我国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在北京病逝。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现代著名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名借人吟馆主者、寄萍老人、木人等。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爱绘画。
齐白石13岁时跟叔父学木工,次年跟村里一个木匠学雕花木匠,并从师读书、学画。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得到胡沁园和陈少蕃的赏识,教他读书、学画,使他的文化艺术水平有所提高。1890年与师友组织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1902年至1909年曾“五出五归”,游历祖国南北,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结识了许多文人画家,鉴赏了大量名画、秘籍、书法、碑拓,开阔了眼界。1990年后,在故乡“寄萍堂”潜心作画。1919年到北京定居,以篆刻和作画为生。到抗日战争前的十多年间,作画逾万幅,篆刻印章3,000多方。1927年被聘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于非暗、王雪涛、李苦禅等,均是他的学生。
抗日战争爆发,齐白石辞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职务,贴出告示,不见客,不赴宴,不照相,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的抗
建国后,齐白石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并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画研究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1953年九十寿辰时,曾获得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授予的“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荣誉奖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授予他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荣誉状。
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他为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的获得者。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病逝。
齐白石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笔法雄健,造形简朴,色彩明快。长于画花鸟虫鱼,也画山水、人物。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也长于篆刻。有《齐白石作品集》。
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
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1888年起,先后从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人学画。曾从陈作埚读书,从王湘绮攻读诗文,任龙山诗社社长。
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七年间“五出五归”,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
1917年二进北京,结识陈师曾、姚茫父等,次年返湖南。
1919年定居北京,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
1926年应林风眠聘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任教。
1936年游四川。
1937年自加两岁。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应徐悲鸿聘,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一生作画不辍,留下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多种。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同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诞生100周年纪念展览会》。
1983年底至1984年1月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齐白石诞辰120周年作品展览》。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5月10日——历史上的今天(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馆在德国慕尼黑建成启
- ·5月9日——历史上的今天(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我国
- ·5月8日——历史上的今天(“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诞辰、法国艺
- ·5月7日——历史上的今天(奠边府战役胜利、美国总统福特宣布停止支
- ·5月6日——历史上的今天(南京国民政府谋求与在华北停战、汪精卫通
- ·5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中日签订《淞
- ·5月4日——历史上的今天(清朝康熙皇帝在景仁宫中诞生、“五·四”
- ·5月1日——历史上的今天(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第一次全国
- ·4月30日——历史上的今天(乔治·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李鸿
- ·4月29日——历史上的今天(英国特遣部队向土耳其投降、日本侵华军
- ·4月28日——历史上的今天(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李大钊就义、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