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7月14日——历史上的今天(维也纳战役打响、第二国际成立、白朗起义、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整训)

来源:本网整理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4-07-13 08:23:49

1683年7月14日 维也纳战役打响

1683年7月14日,维也纳战役打响,奥斯曼土耳其宰相穆斯塔法率领大军175000人开始围攻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已经逃离维也纳,城中只有施塔海姆贝格伯爵率领的不足13000人的守军,此外城中还有5000余市民、学生和奴隶,而且武器不足,装备较差。城中守军坚持到了九月份,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率军来援,从而大败土耳其军。 


1889年7月14日 第二国际成立

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有22个国家393名代表出席,宣告第二国际诞生。第二国际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成立11年之后,才设立执行机构即国际社会党执行局,总部设于布鲁塞尔。初期,在思格斯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比较和平发展的时期,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在第二国际内日益滋长。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这种思潮占据了第二国际的领导地位,篡改和攻击马克思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除塞尔维亚和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其他各国社会党都支持本国资产价级政府,拥护帝国主义战争,使第二国际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


1913年7月14日 白朗起义

白朗起义军根据敌众己寡的特点,善于避实击虚、声东击西、机动快速和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先后同北洋政府军20余万人作战,给袁世凯的军阀统治以沉重打击。但由于组织不严密,长期流动作战,以及西征陕、甘的战略失策,导致最后失败。


1931年7月14日 经济危机使德国多家银行倒闭

1931年7月14日。在德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全国众多银行倒闭。资本外流,马克在贬值,德国无力偿付其债款。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了一些帮助,这个银行宣布它准许已经到期的1亿美元债款的一部分可以展期偿还。其它银行认为该是对此危机进行国际性政治解决的时刻了。其中一个建议表明,德国除非是出于外贸的需要,否则不要向外发放马克了,这样做会促使海外有帐户的德国人使用马克,但这样做,众多德国工人是不会欢迎的。


1942年7月14日 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整训

1942年7月,新编第三十八师从阿萨姆邦的列多一带移防兰姆伽,接着远征军长官部和新编第二十二师也移驻于此。美国为了帮助中国装备和训练军队,在此设立了指挥部,由麦克甫将军和各兵种军官组成。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想把驻印的两个师编为炮兵部队,接受美国装备训练后空运回国,所以将新编第三十八师编为十个炮兵营。但蒋介石的美国参谋长史迪威力主将这两个师由美国装备训练后,从印度反攻缅甸,打通中印公路。于是撤销远征军长官部,令罗卓英、杜聿明回国,而后成立驻印军总指挥部,由史迪威任总指挥,只留两个山炮营和一个重炮营作为师的炮兵部队,其余各部队全面开展各兵种训练,步兵团的迫击炮、战车防御炮、火箭筒、重机关枪、轻机关枪、冲锋枪直到步枪和手榴弹都在训练之列。此外,部队还有工兵营、通讯营、辎重营的汽车驾驶和修理部门的训练,甚至骡马的驮载和保养等也都接受美军的训练。

部队还为尔后的森林作战作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选送了大批的优秀军官学习各兵种理论、技术和作战方法,大大提高了官兵的素质。


1998年7月14日 厄尔尼诺肆虐全球

厄尔尼诺现象也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根据世界海洋组织(WOO)的规定,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它的原意是“圣婴”。早在18世纪初,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们就发现每隔数年缇鱼的产量就锐减一次,而且锐减的时间呈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几乎都集中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后。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以此表示他们对耶稣基督的虔诚,其实这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

捕鱼量大减是因为太平洋海水温流向南美洲沿海回流,使海水温度突然升高。鱼群无法忍受这种热流,或丧生于汪洋之中,或流落到异国他乡,从人类首次注意到厄尔尼诺现象至今,已经经历了两个多世纪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只影响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而是发源于热带太平洋继而又波及三分之一乃至半个地球的一种大面积气候异常。

[责任编辑:杨亮] 标签:7月14日 历史上的今天 维也纳战役 第二国际成立 白朗起义 常德 民生在线
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传播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谢谢。
义祥红木
发宅乡墅
昊宇门窗
常德西湖温德姆花园酒店
美年大健康
松果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