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罚单被退回,加油站面对税务稽查的经验之谈
来源:舒圣祥律师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11-25 11:46:56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加油站偷税乱象,引发广泛关注。其实,加油站偷逃税,早已引起执法部门重点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全国税务部门累计查处高风险加油站3042户,查补税费款和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29.43亿元。
合法纳税,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企业应始终坚守的底线。但在面对税务稽查时,也有部分企业因程序意识薄弱、证据管理缺失,导致合法权益受损。
本文结合近期某加油站被稽查机关拟罚款近千万元却被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退回的案例,从税务律师视角,为企业提供合规经营与维权策略,助力企业在合法框架内维护自身权益。
一、守法经营是根本前提
随着税收大数据和现代化税控设备的普及,加油站行业的经营数据越来越透明。任何隐匿收入、虚开发票、账外经营等违法行为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查处风险。
守法经营不仅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更是避免重大法律风险的根本保障。
二、案件简要介绍
此案涉嫌的是河北某地一家加油站,稽查局下发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认为该加油站在2021年3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取得销售柴油的不含税收入120568610.43元,未入账、未申报纳税,造成少缴增值税15673919.36元、个人所得税2487280.74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097174.36元、印花税36170.58元。拟做出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的罚款,计9647272.57元。
该行政处罚一旦落实,对经营者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超高的金额很难承担得起,倾家荡产不说,还很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案在本律师介入后,目前已被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退回,算是取得初步成果。
三、经验总结:加油站如何面对税务稽查?
当加油站面临税务稽查时,该如何正确应对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重视证据,谨慎行事
对于加油站而言,规范财务管理,妥善保存各类经营票据、凭证等资料,是应对税务稽查的基础和前提。每一张发票、每一份购销合同、每一笔银行转账记录,都可能成为在稽查中证明自身清白或解释税务问题的有力依据。
提交给税务机关的资料必须保留备份和详细清单。对稽查人员调取资料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在税务执法中,证据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同样重要,证据链的断裂可能直接导致案件定性发生变化。
如果认为稽查人员认定的某个事实不合理,应该在税务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千万不要被动等待。
稽查人员需要处理的案件很多,在你的案件上所花精力毕竟有限,而且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很难改变。此时,完整的证据提交和有效的专业沟通,是保障权益的关键。
(二)紧盯程序,维护权益
税务稽查并非随意而为,而是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这些程序就像是一道道坚实的防线,保障着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税务稽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按照规定,税务稽查的检查环节应当由两名以上具有执法资格的检查人员共同实施,这样可以避免单人执法可能出现的主观偏见或违规操作;在调取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当向被查对象出具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并填写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交其核对后签章确认。
同时,对于调取的时间和退还期限有明确规定。根据规定,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年度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退还。退还账簿资料时,应当由被查对象核对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并签章确认。
接受税务稽查的加油站要格外关注调取账簿是否超期,并保留相关证据。在我处理的这起案件中,稽查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竟然只有一人进行执法,这显然违反了法定的执法人数要求,使得整个执法过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更为严重的是,稽查机关在调取加油站账册后,竟然遗失部分账簿没有及时归还,这一重大疏失成为了案件逆转的重要因素。
(三)谨慎签字,字字千金
在稽查过程中,税务机关会制作多种笔录和文书,要求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许多企业负责人出于各种顾虑,未仔细审阅便草率签字,导致后续维权困难重重。
在面对税务稽查人员要求签字确认相关文件或数据时,加油站务必保持高度警惕,仔细核对每一项内容,确保与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后,再谨慎签字。如果对某些内容存在疑问或不确定,应及时与稽查人员沟通,要求进一步核实清楚。
切记:对所有需要签字的文件必须逐字审阅。对记录不实或有歧义的内容,坚决要求修改。不了解的文件内容绝不轻易签字。保留自己持有的复印件或记录。
签字意味着认可,一旦白纸黑字落下,再想推翻就难上加难。
在我处理的这起案件中,稽查人员竟然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夹杂在一堆笔录中,让当事人签字盖章。让明显存在的超期归还账簿问题,变得有些说不清楚。这样的教训,务必吸取。
(四)主动出击,捍卫合法权益
当税务机关执法程序存在明显重大违法情形时,企业可考虑主动提起诉讼,通过司法审查督促行政机关纠正程序违法行为。
虽然在传统观念中,企业往往不愿与税务机关“对簿公堂”,但在适当情况下,提起程序违法之诉不仅能维护本案权益,也能促进执法规范化,实现双赢。
根据《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达到一定金额标准的税务行政处罚案件,稽查局应当在内部审理程序终结后5日内,将重大税务案件提请审理委员会审理。稽查局应当按照重大税务案件审理意见书制作税务处理处罚决定等相关文书。
因此,应当相信税务机关是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的,不会刻意针对某一个纳税人给“穿小鞋”。关键是,经营者不能坐视不管,而是越早介入越好。
经营者应当用足申请听证等权利,尽可能在税务机关内部程序阶段就进行有效的专业沟通,从而尽最大可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