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常德穿紫河:从“捂鼻走”到“打卡地”,到底咋变的?
来源: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杨亮 时间:2025-09-15 08:28:32
编者按:常德,靠着沅江澧水,自古以来就是做生意的好码头,一直很热闹。建国后,常德更厉害了,“粮仓”“烟都”“纺城”“酒市”这些名头响当当,发展得越来越好!这座城,既继承了老商贸的实干精神,留存着烽火岁月淬炼出的英勇无畏气魄,又涌动着现代产业的活力。《常德古今风华》带大伙翻翻老账本、唠唠新变化,瞧瞧咱常德的前世今生!
常德穿紫河,一条流淌千年的古运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也承载着常德人满满的乡愁。
老常德人都记得,早年间的穿紫河清澈得能看见鱼游,渔民划着小船扳罾捕鱼,一网下去全是新鲜货,河边晒着渔网,小孩追着蜻蜓跑,满是烟火气,那会儿大家都觉得这河是“金色”的。而且它名字都透着诗意,唐代刘禹锡写过“紫菱如锦彩鸾翔”,就是说的这儿。不过后来不行了,城市发展中污水乱排、垃圾乱扔,河慢慢变浑发臭,成了“臭水沟”,夏天路过得捂鼻子,河边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成了大家的“心病”。
前几年常德搞海绵城市建设,把穿紫河整治当成重点。先是截住往河里排的污水,清走河底的淤泥,再种上能净化水的水草,还往河里放鲢鱼、螺蛳这些水生生物,像给河“治病”一样慢慢调理。不光治水质,还在河边建了欧洲风情街、古城遗韵景区,保留了穿紫桥、七里桥这些老建筑,一步步把“臭水沟”改成了又美又有韵味的地方。
白天去能感受自然和人文的结合,河水清亮,岸边绿树红花,白鹭都来栖息,走在河边能摸到老常德的味道,比如老桥的质感,景区里的古风元素,适合散步、晒太阳。晚上更热闹,《梦回穿紫河》灯光秀一开场,两岸灯全亮,坐全景玻璃游船看实景演出,像穿越到古代。而且河上的桥各有特色,穿紫桥桥孔映在水里像串月亮,七里桥是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桥底下还有浮雕、手绘讲常德老故事,坐船就能看。
一条穿紫河的变化,其实它藏着城市发展的道理。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先搞生产、建房子最重要,等环境坏了才发现麻烦。穿紫河从“心病”变“宝贝”,说明咱们开始重视“绿水青山”,也明白好环境能让生活更幸福。而且它把老文化和新生活结合起来,让常德人既能记住乡愁,又能享受现代的热闹,也成了常德的“名片”,让更多人知道这座城市的好。
穿紫河的蜕变,不仅改善了常德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常德人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如今的穿紫河,已然成为常德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相关信息:
频道推荐
【常德古今风华之四十】常德穿紫河:从“捂鼻走”到“打卡地”,到底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九】乾明寺:一座寺,藏着多少故事?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八】常德一中2002年评上“省级示范”:从百年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七】常德师范学院更名湖南文理学院:七个核心问题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八】孤峰塔:历史的守望与现代的风姿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六】1970年常德电力网 终结煤油灯时代的乡村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七】笔架城:触摸斑驳城墙,聆听时光里的老城回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六】科技馆如何把高冷科学变成全民乐园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五】告别盘山难:1998年618次绿皮车开跑长
- ·【常德古今风华之三十五】城壕湾: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生活奔去
- ·【常德百件事之三十四】春潮涌动:1992年常德国企的改革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