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条关于 “央视调查催吐管公开售卖”的话题冲上热搜,记着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各种尺寸型号的催吐管,以“仙女管”、“兔兔管”等名义大肆出售,使用时要将管子插进50cm至胃内催吐食物。商家宣称:用催吐管催吐没感觉,不流泪。购买者中也不乏一些长期催吐者,觉得催吐管不同于传统的手抠催吐,是比较“安全”的,而事实真的如此吗?1、催吐有什么危害?首先,无论是用什么方法催吐,呕吐本身都是胃部剧烈痉挛[详细]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一吃就胖?为什么喝一样的酒有些人会得酒精肝而有些人不会?为什么有人年纪轻轻就得癌?▲基因影响人体各个方面其实这一切都是“基因”的缘故。基因,是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它记录着你身体的一切秘密!通俗点讲,基因就像传家宝,代代相传。▲细胞、染色体、基因--放大图但是 [详细]
一个长3~4mm、展开后直径2~3mm的合金弹簧网,你猜卖多少钱?11月5日之前,如此微小的一个冠脉支架(即心脏支架)一般需要1.3万元一个。但在国家带量采购完成后,单个支架价格将降到700元左右。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同一产品,价格降幅超过93%。段子手有云:心脏支架,已经从6瓶茅台买一支降 [详细]
(文中张瑞、周凯为化名)10月7日,国庆假期的倒数第二天。下午两点,张瑞捧着手机一脸尴尬。这是北京某知名连锁民营医院的网上商城。早几天前,该医院就打出广告:将在10月7日下午2:00准时开售四价流感疫苗,153元一针。“跟过年时候抢特价茅台一样,我手稍微慢了一点就没了。”张瑞无奈地说。销售界面显示, [详细]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根据原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委2017年发布的第38号公告(以下简称38号公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自2017年8月16日起对我国生效,其中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为贯彻落实《汞公约》和38号公告,通知明确要求 自2026年1月1日起,全 [详细]
“手握采购药品的‘大权’,医药销售代表都上门来拜访,礼金礼卡也跟着来了……”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一则视频曝光了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原药剂科工作人员王晓俊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在新药引进、药品采购等方面为药商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回扣1019万余元的受贿案件细节。其中,仅注射用拉氧头孢钠等 [详细]
对于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将血糖保持在健康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定期监测和注射胰岛素,基于此,科学家正在寻求更方便的方法来控制病情。近日,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安全的新方法来无创地管理血糖,而这种方法堪称新奇,是一种通过使用电磁场来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的方法。具体来 [详细]
1位医生日均接诊上百名患者、全国4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人深刻感受到医疗资源的重要性和紧缺性。和平时期医疗资源紧缺,是一次次排队挂号寻医问诊的经历;但在战“疫”时期,每张床位、每位医护人员所代表的医疗资源,则成为与时间抢生命的武器。无论一个地区GDP有多高,如果它的 [详细]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患者达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心力衰竭890万.......其中还强调:目前心脑血管死亡就占据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镇化,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会逐渐 [详细]
“妈妈,这次‘打针’一点都不痛!” 9 月 28 日,在雨花区洞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里,刚满 4 岁的右右接种完湖南省首批鼻喷流感疫苗后笑着对妈妈说。当天上午,国内首个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湖南省首喷仪式在长沙举行,三位小朋友成为首批鼻喷流感疫苗受益者。不用打针,对着两个鼻孔轻轻一喷, [详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经常丢三落四、前脚给他说的事扭头就忘了,碰见这种朋友,只好说他是“老年痴呆”犯了。事实上,真正的老年痴呆非常可怕。患者的记忆会不断变差,逐渐认不清身边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会丧失语言功能,大小便失禁,直到长期卧床,最后因感染去世。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也称为“阿尔 [详细]
秋季干燥,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及时补水十分重要。营养师刘艳君提示,如果能掌握正确的方式,补水效果事半功倍。人们在秋季与夏季的感觉不同,出汗稍多,就会口渴。切勿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因为当你感觉到口渴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如果此时大量饮水,会给胃部造成较大的压力。所以,人们在秋季里应该注 [详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肥胖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儿童肥胖人群也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并不重视,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瘦下来了。其实不然,儿童阶段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主要期间,其健康状况与成人阶段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多数儿童肥胖会延续到成年期,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者肿瘤等疾 [详细]
在众说纷云的体检市场上,人们有的强调规范:有的强调质量:还有的引进资本,强强联合,欲称霸一方:更有创名牌,搞连锁,非成领军人物不可……。说白了,社会繁荣、人民富裕,有病早防早查早治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于是,体检市场风起云涌,各路豪杰逐鹿中原,谁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是,人们那么强调体检质量的同时,又有谁 [详细]
本网讯(通讯员 阿龙)随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皮肤健康的追求也在逐步提升,实现关爱和促进皮肤健康的目标是当下迫切的希望。皮业双,1953年出生在澧县马溪乡,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会员。从事皮肤病临床医疗和研究四十余年,尤其擅长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类皮肤病疑难杂症,发表皮肤 [详细]
心脏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但它并不专属于老年人,有些类型的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不比老年人低。由于年轻人全身器官处于最佳状态,在疾病早期往往因为代偿能力强,因此症状不明显或能耐受。一段时间后,“小毛病”会磨成“大问题”,甚至引发更大的问题,最后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么,哪些心脏疾病是年轻人需要特别 [详细]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百步”只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一些老人家,饭后喜欢结伴出门溜达,岂止百步走,经常一走就个把钟,甚至几千步都有,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方法。但专家提醒,饭后散步也有讲究,并非人人都合适,即便适合,活动量也因人而异——并非人人合适饭后散步饭后适当散散步, [详细]
原标题:肝癌是中国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你是高危人群吗?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肝癌是中国第四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已位居第二。与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尚未普及肝癌早诊早筛。肝癌在中国为何有如此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究竟哪些群体属于高危人群?肝癌成中国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日前,“肝癌早诊 [详细]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弯腰驼背、走路不稳、反复骨折,老百姓说这是“骨头酥了”,其实罪魁祸首就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骨质疏松症更偏爱女性朋友。今天我们聊一聊女性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患病早期并非无迹可寻我们的骨骼就好比一座高楼,建造骨骼这座“高楼”的材料就是矿盐和蛋白质,骨骼的结构我们称之为 [详细]
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感染沙门氏菌,大部分感染者无需入院治疗,发病几天后可以自愈,但全球每年仍有大约15.5万感染者会死亡。1、夏季进入感染高发期在我国,沙门氏菌感染事件呈现散发报告的特征,且在夏季呈现高发的态势。2013年6月在四川眉山市一所寄宿制学校内就出现了一起沙门氏菌的聚集感染事件。81名学生 [详细]
三伏天后,各种场所的空调早已开启。但伴随空调吹来的不止是凉风,还有各式各样的“空调病”。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空调,拥有“清凉一夏”呢?1、使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洗,中央空调应进行定期检测,使用专业消毒剂防止空调内积攒的病菌和螨虫造成呼吸道感染。2、夏季从室外进入室内不要立刻开空调,避免舒张的血管快速收缩引 [详细]
连日来的连绵雨,给原本热浪滚滚的羊城增添了几丝凉意。尽管暑热仍将反扑,但一些在秋天高发的“老毛病”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例如眼睛干、口咽干、关节酸痛、皮肤干燥等等。如果出现眼干、腿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当心,您可能已经招惹上风湿免疫疾病。秋季多见的风湿病主要有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和痛风。类 [详细]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那么,夏天为什么要吃姜?到底有哪些好处?本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谢连娣医生为大家讲讲关于夏天吃姜的那些事儿。夏天为什么要吃姜?首先,夏三月属火,炎热的夏天,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升浮发散于体表,而体内阳气则相对虚弱。正如古人所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 [详细]
编者按:炎炎夏日,家家户户消暑解渴的必备水果之一——西瓜上桌了。与此同时,“一块西瓜引起肠坏死”“吃隔夜西瓜险些丧命”等这样的骇人新闻也屡屡被报道。那么,西瓜应该怎么吃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科普夏天如何健康吃西瓜。西瓜冰一下,为啥更甜了?夏天,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西瓜冰一下再吃呢?除了保存的需要,主要 [详细]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 [详细]
餐后低血压就是指用餐之后出现的低血压,其诊断标准是“餐后收缩压(高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收缩压(高压)由餐前≥100毫米汞柱降至餐后<9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吃完饭后出现头晕目眩等情况,即使血压下降的程度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可确定为餐后低血压。近几年,临床上餐后低血压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 [详细]
原标题:叮嘱爸妈 用药遵循六原则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状况,与年轻人相比,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选药更要谨慎。但是,由于老年人认知度减退,不容易掌握选药原则,所以需要子女为其把关。老年人选药,应掌握以下几项原则:1、用药简单、个体化的原则老年人用药应尽可能简单,品种不宜过多,剂量不宜 [详细]
影像学检查是医学诊断中常见的一项辅助手段,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很多患者和家属担心仪器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辐射伤害,特别是需要经常做这一类检查的肿瘤疾病患者。辐射无处不在,有天然的辐射如宇宙射线与地壳散发的辐射,还有人工辐射,即人为制造的辐射,最常接触到的就是医学检查中的辐射。辐射计量常用的单位是毫西弗(m [详细]
近日,中国人事考试网官网发布消息称,2020年度执业药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计量师(一、二级)等资格考试报名将于8月份陆续启动,请相关报考人员关注各地人事考试机构门户网站通知,及时获取报名相关信息。同时,官网提醒,具体报考条件及操作相关问题可浏览中国人事考试网首页《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 [详细]
日常生活中,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人们在生活中如果不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可能会大大增加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那么,这些危险因素具体包含哪些?大家又应该如何避免呢?日常生活中注意三点,可以有效降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引发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些是不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危险 [详细]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知识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与此同时,各种未经科学论证的伪科普与“经验之谈”,也经常混淆视听,给广大患者造成认知误区,甚至影响病情判断,贻误治疗时机。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心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季,破除常见认知误区,掌握科学常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尤为重要。误区一:高血脂坚持吃素就 [详细]